以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为靶点克服抗癌药物耐药性
Silpa Narayanana , Chao-Yun Caia , Yehuda G. Assarafb , Hui-Qin Guoc , Qingbin Cuia, d, Liuya Weia, e , Juan-Juan Huang f , Charles R. Ashby Jra*, Zhe-Sheng Chena*
a圣约翰大学药学院药物科学系美国纽约皇后区大学,邮编11439
b弗雷德·怀斯科夫斯基癌症研究实验室,Technion-Israel生物系以色列海法理工学院,3200003。
c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四季潭医院胸外科,北京,中国
d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,广州511436
e潍坊医科大学药学院,潍坊,261053
f慕尼黑工业大学物理系,85748,德国加兴
*通讯作者:
陈哲,医学博士,博士,药物科学系教授,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,美国纽约皇后区圣约翰大学药学与健康科学学院,11439。
电子邮件:chenz@stjohns.edu
电话:1-718-990-1432,
传真:1-718-990-1877
Charles R.Ashby,Jr.博士,药学系教授。美国纽约皇后区圣约翰大学药学与健康科学学院,11439。
电子邮件:ashbyc@stjohns.edu
摘要
耐药性是临床前和临床治疗领域的主要障碍。这个新技术和靶向治疗的发展为克服耐药性,但多药耐药性(MDR)仍然是癌症的治疗。泛素-蛋白酶体系统(UPS)在调节多种蛋白质的水平和活性以及细胞周期、基因的调节表达、对氧化应激的反应、细胞存活、细胞增殖和凋亡。因此抑制UPS可能代表一种治疗和克服化疗耐药恶性肿瘤耐药性的新策略。2003年,硼替佐米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(MM)。然而,由于其局限性,第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(PI),如卡非佐米、伊沙佐米、奥洛佐米、德兰佐米和马里佐米在硼替佐米耐药肿瘤中显示出临床活性。过去的研究证明蛋白酶体抑制增强了其他药物的抗癌功效化疗药物:i)减少抗凋亡蛋白如TNF-α的表达和NF-kB,ii)增加促凋亡蛋白Noxa的水平,iii)激活胱天蛋白酶和诱导细胞凋亡,iv)降解促生存蛋白,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蛋白(MCL1)和v)抑制药物外排转运蛋白。此外提示了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ONX-0914和LU-102的作用机制它们在与PIs联合治疗中的治疗作用。在当前的综述中,我们讨论各种PI及其克服抗肿瘤耐药性的潜在机制与常规化学治疗剂联合使用。
关键词
癌症化疗;多药耐药性;泛素蛋白酶体系统;使敏感化合物;克服化学耐药性;蛋白酶体抑制剂;免疫蛋白酶体